20220411周记:认清自己,行动会自然产生

想用比较固定的模板来记录生活和思考,让生活留下痕迹。

O:印象深刻的事情和人?

上周四中午去珠江公园冥想。本来只是打算去公园走走,后来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发现公园环境宜人、移步换景,又偶然地看到诺言社区里的一个冥想训练营,便一时兴起在瀑布旁边打坐、冥想,一共持续了大约40-50分钟。

R:什么感受?

冥想的感受很棒,一开始会有点害怕旁人的目光(别人会不会觉得我很怪异?),后来慢慢放平心态。冥想主题是爱你的内在小孩,在音频的指引下“看到”自己开始蹒跚学步然后第一次学会走路时,情不自禁地流泪了,可能是惊叹于人类成长、上进、想要探索世界的本能的力量是多么强大。那一刻和之前听《tears》这首曲子(但听的时候不知道歌名)流泪的感受有点像。有些东西是不需要语言、不需要理性去描述但人类却能共情共通的。

I: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感受?

可能是最近有些困惑于人类(“我”)究竟要如何刻意地去努力、奋斗,才可以过上看上去体面的生活,又看到一句话“上进是不需要别人告知的,因为上进是人类的本能”。当外界不断告诉你应该要如何如何努力时所做出的的努力真的是自己的内心认可的吗?真的是自己想要做出的努力吗?真的会通往自己想要去往的方向吗?人类明明就是有上进的本能的。我们是否可以放下那些外界的声音,多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去行动,这样是否会过得更加有热情和有动力?本质上还是对我要到哪里去的困惑。因为不确定要去哪里,所以不知道该如何去吧。

看上去我的很多选择都很“随性”、“大胆”,但其实我本质上可能还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想想小时候(大概小学2、3年级)写的人生目标是“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报答父母”就知道了。我说的“循规蹈矩”是指不敢完全突破既定的一些社会规则和规训,不敢全然地反抗。虽然我毕业后做了去公益行业这样一个看上去很反传统和反主流的选择,但进入这个行业后我并没能全身心投入这个行业,我有许多担心和害怕,也一直在质疑自己的选择(虽然并不后悔)。后来转变赛道进入法律行业,多少也是对世俗观念的一些妥协,承认自己是有世俗欲望的,想要实现“有钱有闲、有三五好友、有人生导师”的生活。但是我又不想完全妥协,所以找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就是找了一个做环境公益诉讼的师傅,并且也想在社会公共领域发声。我承认很多时候我是个很拧巴的人,没那么潇洒,也没那么豁达,有时候做事还抠抠搜搜的。我在做实习律师的时候也怀疑过自己的选择:如果没有切换赛道,现在生活也不至于这么紧巴巴。我有所谓名牌学校的光环,而一些同学早已过上至少看上去光鲜亮丽的生活或者实现了一部分他们的人生理想。但这些思绪并没有真正动摇过我走这条路的想法,它们更像是一只只苍蝇,偶尔来烦扰我一下,然后又会飞走。

D:有什么启示?

冥想可能确实是个比较好的和自我连结和对话的方式,但可能对不同人有不同用处(比如我男朋友在冥想时思路跑到了恐龙时代,然后就开始查和恐龙、化石有关的资料)。不过,冥想说到底是一个建立自我对话、认清自我、甚至直面困难和恐惧的手段和方式,在认清自己之后,行动可能才是更关键的。但我现在想要告诉自己的是:在认清自己的困难和恐惧之后,行动是会自发产生的,因为人是会有自发地向上的力量的。放下焦虑,可能才能更好地生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