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毛姆《面纱》读后感(本以为会写得很短的)

每周一次的实习让我徒增两个多小时呆在电车上的时间,于是就用这些时间看了两本小说。说实话,好久没看小说了,和聱牙佶屈的学术论文相比,阅读小说不得不说是一种享受和放松。

第一本书是毛姆的《面纱》。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上世纪20年代的香港(及霍乱肆虐的某内陆地区和伦敦)。情节便不在此赘述。

阅读过程中,一直在找“面纱”这个意向指什么。文中出现的关于“面纱”意向的三个直接描述分别是对查理(凯蒂情人)和瓦尔特(凯蒂丈夫)的:

描述查理:

……目的就是为了叫她看清他冷漠、胆小、自私真面目。(p.85)

(韦尔顿语)“他深谙笼络人心之道。……我认识唐生有好多年了,有那么一两次,我看到他摘下了他那张面具……据我了解,在这个世界上他不会向任何人付出什么东西,除了他自己。”(p.99)

描述瓦尔特:

如今她知道他的心敏感至极,尖酸刻薄只是他保护自己的盾牌,一旦事不利己,他的心就会迅速地收回去,继而给自己戴上一副面具。他的愚蠢简直叫她气急败坏。显而易见,最让他难以释怀的还是虚荣心受到的打击,她隐约觉得那恐怕是所有伤害中最难痊愈的了。(p.168)

但实际上“面纱”还存在于凯蒂与修女、父母和妹妹之间:

凯蒂和修女:在圣约瑟姐妹的欢声笑语中,更多的是在丢到院长优雅的待客之道上,凯蒂始终感受到了一种漠然……她们不仅说了一种和凯蒂完全不同的语言,其心思也是和凯蒂相隔万里。(p.127)

凯蒂和父亲:话语之间,凯蒂觉得他们父女俩的心里隔着很长的一段距离,这段距离甚至比两个初遇的陌生人还要远。因为但凡是陌生人,总还会对对方有种好奇心,父女过去的共同生活现在反而成了横亘在两人之间的一道冷漠的墙。(p.245)

小说前半篇幅,爱情是个重要元素。但渐渐主题开始开阔起来。文中突现“道”的时候,说实话是有点惊艳到我的:

(凯蒂)“我在寻找某种东西,但是到底找的是什么我也不能确定。但我知道这对我很重要,如果我最终找到了,我的生活将会大不一样。或许嬷嬷们(指修女)知道吧。我和她们在一起的时候,感觉她们之间流传着一个秘密,却不愿和我共享(凯蒂和修女间隔着的面纱)。……你知道我找的那个东西吗?”

(韦尔顿)“。有的人从鸦片里寻求这个道,有的人从上帝那里,有的人投奔了威士忌,有的人想从爱情里寻个究竟。而有了道,你还是什么也没得到。”(p.174)

(韦尔顿)“道也就是路,和行路的人。道是一条世间万物都行走于上的永恒的路。但它不是被万物创造出来的,因为道本身也是万物之一。道中充盈着万物,同时又虚无一物。万物由道而生,循着道成长,而后又回归于道。”(p.200)

还有“安宁”:

(修道院长语)“安宁,在工作中是找不到的,它也不在欢乐中,也不在这个世界上或者这所修道院中,它仅仅存在于人的灵魂里。”(p.139)

(结尾)假如她沿着眼前这条越来越清晰的小路前行……是修道院里的嬷嬷们无怨无悔地行于其上的路——或许所有她做过的错事蠢事,所有她经受的磨难,并不全是毫无意义的——那将是一条通往安宁的路。(p.249)

最后结尾的部分让我不禁想到《飘》,才惊觉这个一开始“愚蠢、轻佻、虚荣”的女人完成了一个成长的蜕变:

(凯蒂对父亲说)“我依然非常脆弱,但是我绝不是曾经的那个卑劣无情的人……让我试着使您爱我吧。呃,父亲,我是如此地孤独,如此地悲惨,我渴求您的爱。”(p.247)

“我要把女儿养大,让她成为一个自由的自立的人。我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爱她,养育她,不是为了让她将来和哪个男人睡觉,从此把这辈子依附于他。”(p.248)

“我以前是个愚蠢、邪恶、可憎的人。我已经得到了严厉的惩罚。我绝不会让我的女儿重蹈覆辙。我希望她是个无畏、坦率的人,是个自制的人,不会依赖别人。我希望她像一个自由的人那样生活,找一份好的活计养活自己,而不是像我(根据豆瓣上指出错译的文章,实际上这句话没有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的意思,而是“要比我活得更好”的意思)。”(p.249)

这段带有解放女性、独立自主的思想。但后来在豆瓣在看到一篇详尽的指出译文错误的文章,读回原文,这种独立自主和解放的感觉实际上被减弱了,但倒也更符合时代。(这篇文章对理解原文很有帮助,包括一些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的话语,比如瓦尔特死前说的“这个鱼缸真漂亮”,文中都有正确译法的说明。)

另外,瓦尔特死前说的那句“死的却是狗”,一直没有很明白是何含意。根据译注,这句话来自《挽歌》的故事情节,一个善良的人在城里领养了一只狗。起初人和狗相处融洽,但有一天二者结怨,狗发了疯病将人咬伤。大家都预料被咬之人将会死去,然而人活了过来,最终死去的却是狗。暗忖,瓦尔特为何将自己比喻为那只恶狗,而相对地,凯蒂则成了那个善人。后来在知乎中找到一个比较赞同的“角色转换”的说法:

作者:邱熙蒙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136327/answer/107340924
来源:知乎

在瓦尔特看来,他最初其实是善人。凯蒂愚蠢、邪恶、可憎,爱慕虚荣,整一个没头脑的二流货色。但他爱她,他包容她的一切不美好,就像善人对待那只狗一样。当他发现凯蒂和查理的私情时,他暗中调查,明知查理会弃凯蒂不顾还让凯蒂去逼问查理做出选择(就像玩弄一颗棋子),也让凯蒂逼不得已跟他去湄潭府。如果故事像我们期待的,他一如既往对凯蒂好,并且在远离香港相对隔离的环境下两人重新建立情感,那么是一个皆大欢喜但并没有较大转折的故事。相反,他带凯蒂去湄潭府的初衷并不善良,而是让她受折磨。当凯蒂问他之后有什么打算,他说他还没有想过。也就是说,这场远行游戏里,不是凯蒂死,就是他死。凯蒂说他心如死灰,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接下去生活的打算。他爱她,但他同时不能原谅自己深爱着这样的他。无论他多么有智慧,在出轨曝光之前多么理性地和凯蒂相处,在感情面前,他还是表现了一个凡人应有的矛盾。所以后来的他,并不像他那段深情表白中所描述的无论凯蒂怎样不完美,他都爱着她。在这场道德的博弈里,他本以为自己是善人,而凯蒂是狗。当得知凯蒂怀孕的消息,那句“我不知道”对他而言就是无穷的讽刺时,他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此时他仍然认为自己是那个善人。因为他在临死前说,“别大惊小怪。我刚走了一段难走的路。现在我已经全好了。”死亡对他而言是一种解脱,而不是惩罚。但是他的死是带着怨恨的。“好像此时此刻他的灵魂变成了一只振翅的飞蛾,两只翅膀因为载满怨恨而沉重不堪”,凯蒂所解读的他临死的状况。而后凯蒂全心全意地求他原谅,“全然没有为她自己考虑”,这个角色正是瓦尔特之前扮演的(全心全意为凯蒂考虑)。此刻凯蒂变成了善人,而他似乎变成了折磨凯蒂的恶狗。他恍然醒悟,说到,死的是却是狗。毛姆喜欢在作品里表达人性的转变,比如《刀锋》的拉里,《月亮和六便士》的思特里克兰德,而在本篇里,借韦丁顿之口,再次表达了在“道”之中,好坏两者的交替。所以在这里我解读为角色性格的转换,借这一句“死的却是狗”,也揭示了凯蒂从一个肤浅虚荣的二流货色,到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最终成长为一个独立无畏的自由个体。

此处的人性和角色转变和我读的另一本书《查无此人》有相似之处:有报复,由爱转恨,但结局不同。

关于这另一本书,择日再写读后感吧。

欢迎探讨!P.S.情节很有画面感,故觉应有电影版本,一搜果不其然,然似乎与原著立意相去甚远,遂放弃观影之想法。

搁笔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