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人——《你就要很独特》引发的乱绪一

接着昨天的话题,操作得当的话,独居可以增加独处的时间和质量,同时围绕自我可以会引发两个方面的效果。一个是引发关于自我的幻想。俗称“白日梦”。幻想自己是个意志坚定的英雄、是个淡泊如水的智者、亦或拥有倾国倾城的美貌。不管是哪一种幻想,都可以一定程度满足我们的某种欲望或者虚荣心。当然任何有理智的人其实都知道,那些只不过是幻想。另一个方向的效果就是引发自己审视、自我反思、发现所谓“内在的自我”。自我审视或可帮助发掘一个未曾发现的自己。但审视过度其实和自我幻想就没太大区别了。

那个夜深人静时才会冒出来的自我是真正的“我”吗?大概很多人都会说是。那么,白天里的那个因为忙而无暇顾及自己的情绪、亦或为了适应周遭规则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处事模式的“我”难道不是真正的“我”吗?那么以下到底哪个是“真我”呢:从自己的意愿出发理想中的那个“我”,还是从自己的所作所为出发,那个因自己行为而带来一些真实影响的那个“我”?听上去好像后者更接近所谓的“真我”?那为何会有通过静坐冥想、祈祷、禅修的方式来寻找“真我”这样的做法呢?还是说与其说我们在寻找“真我”,不如说我们在寻找“真实感”?而“真实感”又是什么?或许这个答案是接近的。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说,真实性指的是在理智或者客观道德法则的束缚下自我引导的一种理想状态。从某个角度理解,真实性是对自我诚实地探究,它的对立面是自我欺骗。因此通过对自我诚实地探究所感知到的“自我”应当可以算是“真我”。而那个“真我”和实际生活中的我们不同,倒更像是由一些我们的情绪所构成。

那下一个问题来了,我们所感知到的情绪是真实的吗?情绪似乎是构成自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情绪应该是一种感知体验。它的实体大概是一堆化学物质和信号的释放和作用。实际生活中可能确实存在一些人感知情绪的能力特别强,而另一些人似乎更为“钝感”。但大概是不存在完全感知不到情绪的人的。然而如果从构建主义的角度看,“情绪”实际上是被我们构建出来的。而“构建”这个概念本身就和“真实”矛盾。

回到一个一直在争论、且或许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答案的一个问题:宇宙中存在所谓的真理吗?我们大概可以把问题延伸出去:是否有“上帝”的存在指挥着一切事物的运转?真的存在命运或者“冥冥之中的安排”吗?所谓的“船到桥头自然直”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如果宇宙是混沌、流动的,那所谓的“静止”、“真理”、“规则”就都只是我们构建出来的概念而已。当我们要扯出一大堆构建这些概念的意义时,别忘了甚至连“意义”都是我们构建出来的。如果所谓的“意义”实际上不存在的,何以说所谓的“感知”是实际存在的呢?

回到开始的问题,“真我”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的话,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自我呢?以及,与自我有关的一切情绪,诸如自私、自恋、自尊、自爱、自卑、自信……我们原本并不了解这些情绪,大概是通过自恋者如那耳喀索斯变成水仙花等之类的故事才慢慢对这些情绪有了概念的建构。从而,在概念大厦上添砖加瓦,企图了解全部的自我。然而,自我作为一个实体一直都存在,对“自我”的探究好像对着镜子研究镜中人一样。

搁笔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