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科学和民主的诞生地——《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又读完了一本书,虽然离读完上一本书已过去好久……上次读的《解忧杂货店》还没有写读后感,差点写读后感这事就坚持不下去了,可觉得信息还是需要经过整理和消化,要是忘了也算是一种对内容的提示。

看过他人做的读书知识网络,觉得是个很好的解构书的方法,可惜自己实在不擅长这种方法。《如何阅读一本书》到现在也没看完……所以只能按照自己原来的习性来写读后感。

读完《极简欧洲史》会有种羞愧感。这种羞愧感和看宫斗剧的羞愧感差不多吧。为什么自己的祖国培育不出科学的精神和民主的社会,可能是最值得反思的课题。

欧洲历史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个关键词是宗教。宗教是我不熟悉的。但基督教对欧洲发展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很长一段时间罗马帝国的国王和教皇之间的权力是难分伯仲的,甚至有时教皇的话语权更大。所有国王都信教,且信哪一派别的基督教是具有很深的政治意义的。

第二个关键词是不流血的革命。当然欧洲历史上经历过无数侵略、战争以及类似“查理一世上断头台”之类的血腥革命。但有几个有趣的现象。每次扩大疆域后,罗马帝国都不会强制当地人改变他们的信仰或生活方式,而是尊重当地的习俗,让当地人臣服于罗马帝国,从而逐渐皈依到罗马帝国的信仰下。另一个便是英国的“光荣革命”。之所以被称为“光荣革命”,是因为这是一场没有动用武力暴动而达到目的的革命。

第三个关键词是农业革新。从两份田轮耕到三份田轮耕再到四份田轮耕(其中两份春耕和秋耕作物,另两份种植苜蓿等牲畜作物,牲畜粪便可作肥,作物和牲畜田每年轮作),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土地效率。

纵观欧洲历史,民主和科学在这里生根发芽不是没有原因的。权力的相互制衡是很关键的一点。君主并不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时时要防着境外入侵和境内贵族的势力。而民主和科学的产生,也并不是出于什么崇高的无私精神,而是不同立场、阶级的人争取各自的权益基于最基本的对他人的尊重从而达到一种平衡和共赢的局面罢了(或许科学并不完全出于这一点,但和这个原因应当也分不开)。

当然不同的土壤培育不出一样的作物,所以不用一味地去指责为何中国不是最初培育出成熟的科学和民主体系的地方。但纵观中华历史,当新政权取代旧政权时,强制旧有百姓改变生活习惯和思想的例子不在少数,甚至可见刀光血影。君王的权力是没有人可以也没有人敢去质疑的。强权的政治反倒体现出一种对于权力旁落的恐惧。

又要提到我的一个可能会招致许多质疑的观点。所谓“国家主权是至高无上的”,主权真的是至高无上的吗?主权是什么呢?是作为一个个体或国家体的尊严吗?是虚无的吗?还是实在的?当我们说要保卫国家主权时,我们到底说的是保护这个国家的国民,还是只是保卫一些所谓的“尊严”,甚至要靠牺牲国民来保卫?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到底是所谓的主权还是国民?

一个君主至上的国家是诞生不了民主的。科学和艺术的自由蓬勃发展也离不开真正的民主。对于国家的认识,我的理解还太浅薄,希望下次能通过其他一些书籍能更深入谈谈国家这个有机体。

以上。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