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一)

早上在沙拉里放了一点生洋葱,结果由于那个味太冲,愣是没吃完。结果一股洋葱味就一直诱惑着我。好在下午又拌了盆沙拉,把它吃完了。

——与内容无关的题记

我不是心理学专科生,只是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学过的那么一点心理学的知识出发来聊聊我们的情绪,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他。

人对事物(包括人)的情绪可以有很多层,而且往往越熟悉、距离越近的事物对它们的感情越复杂,层次越多。杨宗纬的《洋葱》里面的歌词倒是有那么点意思,虽然和我想表达的不尽相似:

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的剥开我的心
你会发现你会讶异
你是我最压抑
最深处的秘密
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的剥开我的心
你会鼻酸你会流泪
只要你能听到我
看到我的全心全意

即使对同一个人或事物,我们的情绪就可以有很多层。我们有时被外层的情绪所蒙蔽,而没有意识到内核的情绪。又或者,我们擅长表达外层的情绪,但不易流露那些内里的感情。

《洋葱》分两篇。这是第一篇,讲我和父母。大概每个孩子对父母的感情都是复杂而多层的,因为他们是我们最亲密且熟悉的人。从小到大,我好像几乎没有表达我内心最深处对他们的情感。我是个不太擅长表达情感的人。小时候写类似《我的妈妈》或《父亲》之类的作文,我都把我对他们的感情写得很含蓄,含蓄到大概只有我自己懂,而别人都看不出(笑)他们是我最深爱的人,这点毫无疑问。我会把自己对他们的爱融在,比如,一个自己亲手制作的生日礼物里,或者,一个他们看不到也摸不着的有关他们的念想里。其实,我们仨都是不太会表达情绪的人。所以我们之间,尤其是我长稍大些后,经常会有争吵。这些争吵,有些时候,就来自于因为情绪传递的不到位而带来的误解。最近的一次争吵会在后面提及。

小的时候,妈妈做过一份三班倒的工作。经常会晚上呆在仓库不回家。每次妈妈不回家的时候,我都会很想念她,以至于一次我让爷爷骑着三轮车带我去她工作的地方找她。小时候,我也暗暗下过决心,不能让父母伤心、失望。而成人后,写出来也不怕笑话,我在心中默念过很多次,要变强大,要做守护他们的人。而这些,我从来没有跟他们说过。

爸爸妈妈对我很好,我有很多关于他们美好的记忆。然而在一些文章中,我还是只挑一些关于他们不好的记忆写。我想,那是一些表层情绪。我确实有时对他们有抱怨和生气,而这些表层情绪更容易被我表达出来。而越往深了看,是我的感激,然后是我的爱,最核心是一种如水般柔韧却无法斩断的连结。

我爸妈很尊重我自己的意见。虽然他们也会说出他们希望我成为的样子,但不会逼迫我。比如,他们从来没有过所谓的逼婚或安排相亲,也没有类似“女孩子不需要读很多书”的偏见。我想摘一段前两天我爸发给我的话:

“你考上HW(我的中学,是一所名校,很难考进,学费也不菲,而我们家只是普通的工薪家庭——海鱼),你的努力是第一位,如果当时我们过多的考虑经济的话……就不会给你去HW了。因为是你努力争取到的,我们作为父母只要能力所及总是把支持你放在第一位的……也是经过你的努力考上了日本的APU……为了你,我们没有怨言没有犹豫,全力支撑。有时我也想过,如果让你上普通的学校,用省下来的钱给你买套房子是不是更好?可我的内心总是这样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你培养的更强大,那些房子什么的身外之物,以后会得到更多,是不是这个理?你在一天天的强大,而父母却在一天天老去,你觉得自己强大了,所以你要自由,不要父母的约束和唠叨,因而用委屈和埋怨的心态去看待成长经历,感觉就是一部心酸史。但是,你也不想想,父母把你从襁褓中一点一点的养大成人,为了你健康活泼的成长,父母花的心血又是一部什么史呢?你觉得管束了你,但是反过来是不是由于你的存在羁绊住了父母呢,而且还是你父母一生中最靓丽、最具活力的年龄段。如果人人都用这种思路去思考问题,那人与人之间有如何相处呢?所以,要少一些抱怨,多用感恩的心情去看待彼此,世界会更加美好,人与人之间也能更加和谐。有句话叫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给你最大的恩德就是给了你一次生命,所以你回报给父母最大的恩情就是健康、阳光、快乐的成长,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就是对父母最大回报。其他那些零零落落的小插曲又能算的了什么呢?人生没有如果,有得必有失。”

5月14日是母亲节,次日就是我爸的生日。但就在13号晚上,因为一些原因我们吵架了,导致我妈刪了我的微信。后来我妈让我爸转述:“妈妈的世界很小, 却只装满了我。我的世界很大, 却常常忽略了妈妈。”当时我的心一下子就软了。再后来,我加回了妈妈的微信,就有了这段我和爸爸的聊天。其实不记得上次和爸爸这样聊天是什么时候了。我有时候甚至都忘记了爸爸原来如此尊重我的意志。但这次聊天从某种意义上讲,也解开了我的一些心结,让我们对彼此有了更好的了解。所以,我从来不认为吵架是件坏事。吵架有时候是剥开洋葱的契机。以及,我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虽然我长大了,但他们也正在一天天老去……

我大概是说不了一些很肉麻的话的。但我希望我们仨能心心相印,心有灵犀,一直到可见的永远。我们都知道,我长大了,要自由,所谓的“翅膀硬了”,但我真的希望我能带你们飞。

搁笔

“洋葱(一)”的4个回复

  1. 很朴素而真实的感受

    和你很相似的一段经历,我们一家人也是相互连谢谢、想你都说不出口的那种家庭气氛,大学时我爸有一次去南京出差,顺路到宿舍看我,他短暂停留了一下,结果他走后全宿舍人都惊呼”这是你爸?!你怎么跟你爸这么客气!”

    同时,他们又是那么开明、信任我,我们之间那么默契,否则我不会毫不犹豫的回绝老师有关保送的建议而完全不觉得需要征求父母意见。

    但是二十岁头几年,我跟他们的关系有过几次危机,似乎我的叛逆期、和他们的代沟来得有点迟。我一直觉得这份亲情太令人琢磨不透,一直到我自己有了孩子,才逐渐摆正我和他们的位置,也才真正在精神上独立、成熟起来。

    过去对童年的回忆有很多埋怨,现在越来越庆幸生长在这样的家庭,有这样的父母。

    昨天我家两个女儿按一本书上孩子评价自己的父母来给我们打分,没想到得了个80。其实我一直对她们很严苛,忙得也顾不上,但有些东西就是不需表达。

    1. 有些埋怨、摩擦正是因为开明才会有的。不开明的家庭或许根本不会有一些矛盾。然而我觉得这种矛盾其实是幸福的、积极的、光明的,甚至循循善诱的~谢谢韩姐的分享?

  2. 感觉你爸那段话说得真好,看着那段话突然不知道说什么,觉得很感动,很感慨,甚至有那么一点儿羡慕。

    其实我感觉我的中学时代一直都挺平稳的,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冲突,倒是大学仿佛才开始有一点儿叛逆。

    说起家庭,小时候一直觉得很简单的东西随着长大感觉复杂了起来。

    说起来可能我也是不太会表达吧,比起说话有时候可能更倾向于写下来。

    1. 其实能把想法写下来也是很好的表达方式呢~我相信每个家庭的父母都以自己的方式支持着孩子。“原生家庭”其实引发过很多讨论和反思。但想想其实我们对于父母的感情的内核是真的非常根深蒂固的。觉得只要不要愚孝或者不孝就好。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