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转换之际的一些随想

在日本留学的第六年,每年春假(2、3月份)都回家,但今年似乎是第一次在回日本前觉得不太想回去。

当然我也好久没有在家呆这么久了——我这次在家呆了几乎两个月,本以为会受不了长时间呆在家而想快点逃离,但在真的要离去之前,内心却充满淡淡的不舍。纵使中间确有几次写下不满和抱怨的文字,但仍然抵不过一家三口呆在家里那种淡淡的温馨和生活气息。此时的我刚放下书开始码字,爸爸在厨房准备晚饭,妈妈在卫生间做清洁,各得其所,各司其职,这种习惯化的默契是维持社会上最小集合系统单位——家庭——所必不可少的。

留学生活也是有烟火气的,但是和家庭不太相似的一种。当然好的集体氛围也会产生大家庭般的温暖感觉。但毕竟大多数人之间——即使已成为朋友——仍然是不似家庭成员般的弱联系。会有那么几个人,可能是聊得来的室友、社团成员或一些机缘巧合下认识的朋友,跟你逐渐建立起较强的联系,让你也不至那么孤独,让你对一个新的地方产生家一般的依恋感。但不是所有地方都会让你产生这样的感觉。

每座城市还是有它自己的性格的,恰巧和你性格相合,便会对它愈发地喜爱起来。而遇上一个无感的城市,则没那么容易让你喜欢上它。而这些城市的性格是和生活在这里的人密不可分的。而人情味儿是对我来说建立地方连结(place attachment)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感受到多少的人情味儿也跟你在这个地方的活动有关,若总是单调的两三点一线,总比拥有丰富生活和活动所经历的要少一些。但不可否认的是,只要在一个地方有社会活动,或多或少,能够直接感受到当地的人情冷暖。这可能跟你在一个地方呆的时间长短也有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可以在一个月内喜欢上一个城市,在之后的几年愈发地喜爱它,也有可能对一个城市从一开始的无感到一年之后仍然没多大的感觉。我生活过三个城市(我说的生活,是指日常地在一个地方生活至少半年以上),我想我对自己对它们的情感认知是有比较清晰的认识的,也就是说,我知道自己更喜欢哪个城市,也从而了解到什么样的地方特质对我更有吸引力。但人也是可以做后天改变的,毕竟不会存在一个完全没有人情味儿的地方,所以有时候换个角度看某个地方可以提高对它的适应力,但自己是知道这只是一种适应策略,并不是说自己真的发生了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当然对一个地方的感觉容易因强关系而发生改变。比如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西雅图成为对女主非常重要和特殊的城市倒不是因为其他什么文化特质,而主要是因为女主遇上了男主。而我对一个城市的感觉也会随着这种强关系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当我呆在三口之家感到岁月静好时,会觉得好像比以前更喜欢杭州了。而假若发生了什么亲子吵架、离家出走的情节,估计也会想着逃离这座城市。

但我不主张带用太浓郁的个人色彩去看待一个地方。对一个地方想要有比较全方面和客观的了解应该多少保有一定的旁观者的视角,静静地去体味这座城市本身到底于你是怎样的感觉。想要了解一个城市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在短时间内窥见一二或有大致了解并不算困难。

只是希望无论我喜欢或不喜欢一个地方,都能够坦然身处其中。每个地方都会在自己身上留下印迹,每个地方都能见证自己的成长。

P.S. 有些文章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有些文章,特别是一些思辨性的文章有时会给你一种政治正确的感觉,每当我感受到“政治正确”时,我就会保持一份警惕,警惕文章作者究竟是戴着面具的,还是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小学时每周要写作文,也叫周记,中学时改名叫随笔。我喜欢“随笔”这个说法,因为它给你一种写作的自由,最大限度减少“政治正确”的禁锢。很多时候我也更喜欢随心而发地写点东西,不像写功能性文章需要引经据典、逻辑缜密,也不像政治报告一样需要“政治正确”。这就是一篇随笔,虽然可能散了一些,也更带有主观色彩,但我也尽量避免一味地倾泻情绪或者杂乱无章地乱写。我尽量保有一定的个人思考和较理性的感触,让看客也能够收获一些东西。

 

搁笔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