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纪念与化石和半夏的奇妙缘分~
和化石的缘分得从今年三月份说起。以志愿者身份参加在地(位于昆明的一家自然教育机构)地质时光机的一堂课。课堂的主要内容是去昆明周边一个小山头找化石。半夏是那堂课讲地质和古生物的老师。那儿有很多页岩碎片,随便一找就能发现类似三叶虫头甲、贝壳类等的化石。在即将结束寻找的时候,我发现一块完整的三叶虫幼虫化石(下图)。半夏告诉我这是满苏氏莱德利基虫。那是我第一次发现那么多化石,也是第一次在野外自己找到完整的三叶虫化石,才知道原来化石并没有想像中稀少。
我是一条奔向葱林幽谷的鱼。
~谨以此文纪念与化石和半夏的奇妙缘分~
和化石的缘分得从今年三月份说起。以志愿者身份参加在地(位于昆明的一家自然教育机构)地质时光机的一堂课。课堂的主要内容是去昆明周边一个小山头找化石。半夏是那堂课讲地质和古生物的老师。那儿有很多页岩碎片,随便一找就能发现类似三叶虫头甲、贝壳类等的化石。在即将结束寻找的时候,我发现一块完整的三叶虫幼虫化石(下图)。半夏告诉我这是满苏氏莱德利基虫。那是我第一次发现那么多化石,也是第一次在野外自己找到完整的三叶虫化石,才知道原来化石并没有想像中稀少。
最近越来越不喜欢在公开场合表达观点了,不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大约是后者。
可能是每天看到的观点太多。这是个说出自己声音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诉求。我理解。每个人都有权利发声,我也理解。可是好多观点让人迷惑,看不到确实的论据,看不到清晰的逻辑。或者,这些观点离想像的正义还很远。又或者,倾听的人太少,说教的人太多,导致有效的沟通太少。每次事件引发的讨论声很多,而观点本身会引发对这个观点的观点。就像一个触点引发了另一个触点,从而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增加事件本身的复杂性,从而让人更加看不清。每个观点都有拥护者和反对者。理性的声音也有,但裹挟在太多情感之中如洪荒中的猴子。我坚信,事情的开端和本质必然简单,只不过所涉因素一多,便造就了一个看不清全貌的多面体。 继续阅读“最近越来越不喜欢在公开场合表达观点了”
Should I give a second thought?
It’s an interesting question as there is no definite answer. First thought is usually our instinct, and at most time it leads to the right way.
Like “is he stupid?” “Is he a free rider?” “I should take this way.” “I like this art!” 继续阅读“Should I give a second thought? ”
第一次看吉卜力的动画是在初中,看的是《千与千寻》。看完觉得是很好的动画,画风我也很喜欢,音乐很赞,人设,特别像无脸男、还有钱婆婆汤婆婆、蜘蛛爷爷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唯一不太满意的是男主人公–那条白龙和千寻的“爱情”。大概和配音也有关,我一直以为白龙是女生,所以这是一部讲友情的故事,直到蜘蛛爷爷说了一句“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啊!”我才反应过来白龙是男性?其实这个故事用友情也完全说得通,不懂为何非要和爱情扯上关系。 继续阅读“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吉卜力与我”
我对爱情的启蒙应该始于小学五年级时看的第一本言情小说。记得小说的名字叫《爱幽蓝》。那时班里很流行看言情小说,虽然我看的不算多。然后那时我对班里的一个男生有朦胧的好感。但我表达好感的方式有些傻,塞骂他的贴纸、或者动不动就对他生气。坊间流传那男生也喜欢我,这大概是我唯一一次离“相恋”最近的时刻。 继续阅读““羞于启齿”的“情史””
加入写作陪伴小组已经有有一段时间了。从开始的坚持、新鲜、欣喜到后来有点应付作业的感觉,自己的心态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如果说要归因的话,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优先顺序出现了问题。我通常把课业放在先,而每每写作都要等到深更半夜已经累得不想思考的时候再开始,美其名曰:回顾一下最近发生的事,梳理一下自己,顺便得到精神上的休息。但,灵感往往是乍现的,写作欲也是不经意间涌现的。日程化后写出来的东西总觉得少了点调味料。所以,今天一改往日的习惯,把必须要完成的工作先放一放,播放着昨天推荐的音乐,潜心写上一篇文章。 继续阅读“从回答第一个问题开始”
Hello, world. This will be my first English blog on this website. I will give a quick introduction about me and why I opened this blog, and share something which I think may be more important.
So, I am YU Shuangying. I have to give my real name first, or I’m afraid that some people may think “Helen YU” is my real name. This is an online home for Helen YU. “Yu” in Chinese has the same pronunciation as fish. Also I wish I could be as free as fish. That’s probably why the domain is Helencanbefish. “Helen” is an English name given by my English teacher in my primary school. I pretty like it (possibly because of Helen Keller) so I have kept until today. The name has been with me for about 14 years. I opened this blog is because I wanted to write freely. 继续阅读“About me & why I opened this blog & my status now”
你更喜欢看悲剧还是喜剧?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跟对人性的基本认知有关联。但至少于我,是有关联的。
总体来说,相比悲剧,我更喜欢看喜剧。正如,我虽然时有摇摆,但还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我不知道那些更喜欢悲剧的人是否对人性抱有一种悲观态度。或许他们确是有一双更深邃、更犀利的双眼,能够看透彻一些事情的本质,毕竟喜欢看悲剧的理由之一常常是因为它们更发人深省。
但是看喜剧时会心的笑、感受到的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希望不禁传达给我一种潜意识:记住这种快乐的感觉,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只要坚持这一份快乐和希望的感觉,人生一定不会太差。 继续阅读“喜剧的意义——《我家买了动物园》观后感”